教育孩子问题——接纳和认同 | 董进宇博士
董进宇博士 » 往期文章» 教育孩子问题——接纳和认同

教育孩子问题——接纳和认同

时间 : 2012年12月6日 17:05 栏目 : 往期文章 作者 :

  教育孩子问题——接纳和认同

  接纳是对另一个人的包容,而认同应该是认可、同意吧。接纳不是认同。

  人的任何一种感觉都应该被接纳,虽然我们不同意,但接纳还是可以的。真正需要受限制的是行为,而不是孩子的想法。如果一个人的感觉被接纳,那么他的行为会更愿意被限制。

  接下来,有一个有意思的情境:夫妻二人去逛商场,走过一个高档柜台,妻子看到里面有一件外套非常漂亮,她停住了脚步,看了看标签,12800元。丈夫也看到了标签。

  第一个情境,丈夫说:太贵了,我们买不起,走吧。妻子很生气,一脸不高兴,逛的一肚子气,直接回家。

  第二个情境,丈夫说:“这件衣服真适合你,你穿上一定漂亮,试试吧。”妻子拉着丈夫的胳膊说,快走吧,太贵了。然后,他们一直逛完了商场,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从这个事情来看,这个妻子是要这个衣服吗?

  不是。那她要什么?

  当我们的孩子回家说,班里有个同学穿了一双阿迪,1500元,我也想要,作为父母,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孩子是真的想要吗?是非要不可吗?

  这两件事情,答案一样吗?

  在这里还有一个概念,想要什么东西,是一种想法,而非现实。也就是说,孩子的想法只是想法,而买不买这双阿迪的决定权在家长,没买之前,它就是想法,而不是现实。就像一个人恨另一个人,真想杀了他,想了很多次,但没有杀,只是想了想。想,是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的,想,是没罪的。

  我们的孩子想要一件东西,有错吗?想,也是错的吗?想要,也该受到我们的严厉拒绝吗?

  董进宇博士说:人都需要被接纳,通过被接纳感觉到被关注。

  就像第一个情境中的丈夫一样,没有接纳对方的想法,导致了矛盾。而第二个丈夫同样没买衣服,却得到了妻子的笑脸,是因为他接纳了对方的想法。

  在家庭教育中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想法。人的任何一种感觉都是应当被接纳的。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