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想好好学习?值得深思! | 董进宇博士
董进宇博士 » 好文分享» 最新资讯» 孩子为什么不想好好学习?值得深思!

孩子为什么不想好好学习?值得深思!

时间 : 2015年5月4日 15:03 栏目 : 最新资讯 作者 :

  7

  一、孩子是皮筋 父母老师是拉紧皮筋的人,拉力太大会崩断

  孩子的天性活泼,对感兴趣的东西有着无穷的求知欲。但现实是,孩子在学校面对的是单调无趣的校园生活、激烈的竞争环境还有焦虑的教师群体,考试和名次造成的压力已经把孩子逼得喘不过气来。

  与此同时,原本应该是避风港的家里也同样充满着竞争意识。“今天默写几分?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看来是关心的询问,却在无意中对孩子施加了更重的压力。此时的孩子就像一根细细的皮筋,而老师和家长就是在两头拉紧皮筋的人,随着拉力越来越大,皮筋越绷越紧,如果不放手,那么皮筋迟早会断。

  在青少年儿童心理的临床研究当中发现,当孩子感受到压力时,就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抵触情绪,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一般不会在小学阶段发作,但一到初高中就像一个地雷一样,一触即发。

  为人父母,对孩子有期望是正常的,但些殷切的期望,家长们放在心里比挂在嘴上更好。“考清华、上北大”,这些具体化的指标式期望,只会造成孩子的无尽的焦虑和压力,让孩子抵触学习。有能力创造让孩子愿意学习的环境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

  二、家长要善于“察言观色”,生理原因影响学习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当中,一般很少会出现学习态度问题。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受生理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事实上,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因遗传和身体条件等生理因素而不同。这个时候,学会如何看懂孩子非常重要。

  在胎儿时期,母亲的身体条件决定了孩子的智力和神经发育。而在后天的学习当中,由于不同孩子的神经发育速度不同,造成了孩子们成绩的差异,神经发育慢的孩子往往给老师和家长以笨拙、迟钝的感觉,但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这类的问题迟早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解决,家长必须给孩子耐心和理解,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罚抄和补课。

  举例来说,同龄的孩子写字,有写得漂亮的,有写得不漂亮的。但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由于神经发育程度参差不齐,大脑还无法完全控制手部的精细动作,自然有孩子无法控制字体的美丑。这个时候,家长不必因此太过忧心,这样的情况会随着孩子长大而自然改善。

  三、“瘌痢头儿子自己的好”

  母亲作为孩子的孕育者,在与孩子的交流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几乎不需要言语,孩子也可以从妈妈的言行举止上感受出她的情绪,所以此时母亲的表现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活动。

  作为母亲,永远不要用“别人家孩子”来造成自己孩子的自卑和焦虑。中国有一句俗语叫“瘌痢头儿子自己的好”,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宝贝,不要对他们太过于挑剔。并且,孩子所表现的一切都与父母的教育有关系。为人父母,必须要具备反思自己的能力,责怪孩子以前,要先想一想自己的不足。

  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同样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当父母的争吵就像是一把悬在孩子头上的剑,孩子会产生恐惧心理。但生活中的争吵无法避免,这个时候母亲的态度则能对孩子起到决定性作用。若是母亲一味地对孩子表达失望、愤怒,年幼的孩子会心神不宁。作为家长,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孩子,让孩子远离恐惧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四、不要把“你应该让着弟弟妹妹”说出口

  在现在的社会,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越来越多。生活在这类家庭中的孩子,更需要科学的教养方式。

  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被抚养方灌输另一方的负面信息,这种引导孩子憎恨生身父母的方式只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孤僻,甚至拒绝接收外来信息。而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即便父母有一方无法长期陪在他身边,他依然是被爱包围的。

  而重组家庭则往往面临再次生育对大孩子所造成的影响。很多孩子会害怕父母对自己的爱被弟弟妹妹抢走,从而表现出调皮或是情绪低落。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做到对两个孩子一碗水端平,特别是不能提出“大孩子应该让着弟弟妹妹”之类的理论。不要介入两个孩子的纠纷,即便发生争抢,也只能让他们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出胜负,这样才能让大孩子感受到公平对待,消除他的恐慌。

  五、问问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父母溺爱孩子,有的对孩子实行高度控制,更有的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孩子。这些情况非常常见,并且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许多不利。

  被溺爱的孩子的童年阶段几乎要什么有什么,生活在家长的全面保护之下。这样的孩子往往非常任性。但当孩子进入学校,接触到同学时,不会有人像家长一样忍让他、保护他,这个时候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就被体现出来,无法融入集体。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就是被孤立和被欺负。这类孩子在长大后只会做“洞里老虎”,成为名符其实的“窝里横”。

  而生活被家长高度控制的孩子则会在内心产生抗拒心理。假如一直生活在高压当中,那么一旦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那么可能即将爆发的就是一场与父母的青春期大战。

  很多情况下家长可能在孩子幼年时期把孩子完全交给祖父母或者保姆来养育,鲜少与孩子见面,更不用提与孩子亲热。这样的孩子,由于幼年被父母忽视,缺乏爱与安全感,容易造成长大后对父母的仇视。这个时候,父母的正确做法就是陪伴孩子,弥补过失,告诉孩子自己的苦衷。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永远的行为榜样。所以在陪伴孩子成长和学习的同时,父母同样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孩子人生航程的灯塔,为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