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还爱我吗? 一位二胎妈妈的轻松育儿经 | 董进宇博士
董进宇博士 » 首页» 家长误区» 妈妈,你还爱我吗? 一位二胎妈妈的轻松育儿经

妈妈,你还爱我吗? 一位二胎妈妈的轻松育儿经

时间 : 2015年6月30日 11:11 栏目 : 家长误区 作者 :

  图片3

  生二胎,想必很多年轻父母已经有了准备,可是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你们家大宝同意吗?大宝二宝争夺父母之爱怎么办?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如何让大宝懂得爱的分享呢?不放听听二胎妈妈现身说法,帮你们解决有关生二胎的那些烦心事儿!作为一名职场妈妈,作者不仅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在育儿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很好地平衡了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二宝出生后,爸爸妈妈的精力和时间就从原来的一个孩子分摊到两个孩子身上。原本都属于大宝的关注和爱,现在被分走了一半,甚至二宝分走的爱还不止一半,大家都忙着照顾新生儿,没有时间理会大宝。前后的落差如此之大,大宝的心情可想而知,即使是一个成人,也不能忍受突然失去亲人的关注,何况是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呢?

  大宝失落的心里充满了猜疑:妈妈为什么不给我讲故事了?为什么不陪我睡觉了?为什么不带我出去玩了?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了?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即使回答了,大宝年幼的头脑也难以理解。对他来说,逻辑就应该像一首儿歌里唱的那样:“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现在,这些都没有了,那就是你们不再爱我了!

  妈妈的爱去哪里了?大宝到处寻找,结果他发现,妈妈在给弟弟喂奶、哄弟弟睡觉;妈妈整天抱着弟弟,逗弟弟笑。原来妈妈的爱都被弟弟抢走了!于是大宝愤怒了:“我讨厌弟弟!我要把弟弟赶走!”

  所以,在大宝没有完全接受二宝之前,不要轻易让两个孩子单独待在一起,因为你不知道大宝会不会伤害小宝,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因此发生过很多极端的案例。

  在二宝小羽很小的时候,他晚上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睡着,对此齐齐非常不满。她不愿意我去陪小羽睡觉,而让她自己在客厅玩。经常在我哄小羽睡觉的时候,她会“砰”的一声打开门冲进来,大声喊道:“妈妈你快陪我玩!”结果常常把小羽吓得哇哇大哭。

  大宝的心是那么小,对妈妈的爱又是那么浓烈,这种排他的爱,让大宝总是跟二宝作对。二宝在睡觉,他就偏要唱歌跳舞;二宝在玩玩具,他就一把抢过来自己玩;二宝被妈妈抱在怀里,他就要把二宝拽下来,要不就也想爬到妈妈的怀里去。其实大宝并不是那么讨厌二宝,他只是想:你抢走了我的妈妈,那我就抢走你别的东西。

  其实,不光大宝会和二宝争抢妈妈的爱,二宝也会跟大宝抢。

  这场“妈妈争夺战”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有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处理得不好,孩子可能终其一生都会在打一场爱的争夺战。这场“妈妈争夺战”处理不好的长远影响也许还很难预知,但是短期后果却很明显。

  我曾经在一次集体活动中见过一个男孩明明,他和齐齐一样的年纪,家里有一个小他一岁的弟弟。那天组织活动的老师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其中有一个变魔术的游戏非常吸引人,所有的小朋友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观察老师是如何将一瓶无色透明的水变成一瓶粉红色的水。可是明明却从活动一开始就到处乱跑,根本不听老师的指令。甚至在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户外游戏中,他也不按照规矩来。他整个上午都在忙着破坏集体活动,根本无法参与到活动中去。

  明明的表现明显是在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他故意要和别人不一样,这样才能显得他更突出。越是和别人不一样,老师就越容易注意到他,哪怕批评,也是一种注意。所以,明明从活动的开始直到结束,一直在破坏,并且因此感到异常亢奋,他的行为越是夸张,破坏性越强,就越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于是他就不断地作出更大的破坏。

  为了吸引注意力而作出这么多动作,花费这么多精力,可想而知,明明平时在家里是该多么被人忽略啊!我很好奇他的家庭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后来才知道,他还有两个弟弟,因为他年龄最大,又上了幼儿园,妈妈就对他不怎么关心,转而去照顾两个幼小的弟弟。

  正是由于妈妈对明明的忽略,才导致明明这么热衷于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又因为他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如何吸引别人的注意上,所以他的很多能力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拒绝别人逗大宝

  几乎每个妈妈都遇到过别人逗孩子的情景,我也不例外。尤其是有了二宝之后,遇到了很多让人头疼的场景。

  有一次,我带着齐齐在楼下玩,一位很喜欢孩子的叔叔走过来逗齐齐:“你妈妈有了弟弟,就喜欢弟弟,不喜欢你了。”齐齐瞪圆了眼睛看着他说:“哼,才不是呢!”那位叔叔坐下来,一脸严肃地对齐齐说:“是真的,你妈妈有了弟弟就要去照顾弟弟,没时间照顾你了。”齐齐扭头看了看我,虽然还是不相信的样子,但是她的表情却显示出她有点怀疑了。过了几秒钟,她猛地一扭头,生气地跑掉了。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恐惧的事情莫过于失去妈妈的爱。一句“你妈妈喜欢弟弟,不喜欢你”,给齐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天上楼的时候,她特意问我:“妈妈,你喜欢我吗?”我面对着她蹲下来,非常肯定、非常认真地回答:“妈妈喜欢你,不管什么时候都喜欢你。”得到了我的承诺,她显得轻松多了,好像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不愉快的事情。

  但是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还没结束。那一段时间,齐齐不再愿意去楼下玩耍,宁可窝在家里缠着我玩玩具。晚上睡觉前,也要使劲地在我的脸上亲上一口,我也要回应她一个同样用力的亲吻。

  自此,齐齐又遇到过很多类似的场景,看来逗孩子还真是大人们普遍的爱好。还好她平时和我很亲密,有什么疑问都会毫不迟疑地告诉我,所以总的来说,这些被大人逗的经历还没有对她产生太坏的影响。

  但父母对这种逗孩子的做法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一旦孩子受到影响,就需要用很长时间去弥补,甚至留下永远的心理阴影。

  假如大宝刚好和妈妈吵了架,又碰上别人逗他:“你妈妈不喜欢你了,只喜欢弟弟。”那这句话的杀伤力简直就要成倍增长。如果有的孩子本身和妈妈的亲子关系就有问题,这样的玩笑话简直就是在挑拨孩子和妈妈的关系,给孩子和妈妈的矛盾火上浇油。在二宝刚到来的那段时间里,大宝本就很容易焦虑、怀疑,再加上这句话,就会给大宝的心里埋下一粒怀疑的种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粒种子就会生根发芽,甚至长成参天大树,给大宝的心灵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

  虽然说出“妈妈不喜欢你,只喜欢弟弟”这样的话只需要一秒钟,但是弥补这句话的消极影响,却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而这段时间里大宝该是多么地纠结、恐惧和不安!而且谁又能知道,这期间大宝会对二宝做些什么?

  所以,如果有人这样逗大宝,家长要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孩子,千万不要因为碍于面子而保持沉默。在这种情况下,是照顾成人的感受重要,还是照顾孩子的感受重要?父母心中应该自有一杆秤。

  在二宝出生前,父母就应该提前给亲戚朋友打招呼,不但不可以逗大宝,而且来看望二宝时,一定要先和大宝问好或拥抱后,再去看二宝。亲戚朋友还比较好处理,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场合,会发生逗大宝的事情,这时候,父母可以委婉地提醒别人不要这么做。比如,当别人逗大宝时,你就告诉大宝:“叔叔是在和你开玩笑,他说的不是真的。”别人听了,自然就知道这种“当面拆台”的意思。如果委婉的提醒仍然不起作用,你可以态度坚决地告诉对方:“不要这样逗孩子,他会当真的。”必要时事后再和大宝确认,妈妈会永远爱他。

  父母不可能24小时陪在孩子身边,谁也不能预见孩子会遇上怎样被“逗”的经历,所以,除了用委婉或坚决的态度禁止别人逗孩子之外,还得教会孩子如何应对这种场面。

  最要紧的,当然是建立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如果妈妈和大宝平时足够亲密,妈妈给大宝的安全感良好,那么大宝遇到别人逗他,可能就会一笑了之。即使孩子产生了怀疑,影响也不会很大,经过妈妈的解释,他也很容易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只怕对于那些亲子关系已经有问题的大宝,妈妈可能根本意识不到孩子因此而产生了疑虑,也不知道采取措施去弥补。这种情况下,重建理解和信任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勇敢地拒绝别人“逗”他。我曾告诉齐齐,如果再有人告诉她“妈妈不喜欢你”,那人一定是在骗她,她可以当面反驳。

  之后再遇到类似的场景时,齐齐就理直气壮地回答:“你骗人!我才不相信你呢!”或者直接反驳:“我妈妈说了,她永远都喜欢我!”听见齐齐这么回答,逗她的人没有看到期望中的哭泣和慌乱,顿时觉得非常无趣,以后就再也不会逗她了。

  给大宝高质量的陪伴

  有一段时间,4岁半的齐齐,突然变得好像一个小婴儿。她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刷牙洗脸,连上厕所也不会了。回家的时候,还没开始爬楼梯,她就赖在地上喊道:“我爬不动了!”去公园也嚷嚷着:“抱抱我吧,我走不动了!”偶尔手上被割一个小伤口,她就哭得满脸皱巴巴的:“好疼呀,好疼呀,我受不了了!”一个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娇气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孩子变得娇气,是希望妈妈能多陪陪她啊!

  妈妈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多了二宝的分享,陪伴大宝的时间一定会减少。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因为二宝的出生,我们给大宝的爱的确是减少了。

  事实上,因为爱而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不仅和时间相关,还和质量相关。有些全职妈妈整天和孩子在一起,孩子也不见得快乐,就是因为妈妈的陪伴质量不高。而爸爸下班回家和孩子只玩一个小时,孩子却高兴得简直要飞上了天,这是因为爸爸全身心地陪伴着孩子,能想出许多新奇的主意,孩子当然非常开心。所以,虽然妈妈陪伴大宝的时间减少了,但可以通过提高陪伴的质量来给予大宝同样的爱和满足。

  要想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关键是要做到“三心”:专心、宽心和随心。

  专心就是父母在陪伴孩子时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要去想任何其他的事情,而要把所有的感知和注意力全部放在大宝身上,这一点最重要。

  现在很多父母陪孩子玩的时候,总是放不下手机、电脑、iPad,一会儿接电话,一会儿又去看微信,虽然是和孩子一起在玩积木,可是什么时候孩子已经搭好了一个城堡,他们却根本没发现。这种做法不是陪伴,是敷衍。也许孩子的游戏对成人来说很幼稚,但父母必须拿出打游戏、刷微博的精神,去真正地爱上孩子的游戏。玩游戏的时候,要把其他的事情都抛开,不论是老板的批评还是朋友的约会,统统别去理会。如果你分心,不要以为孩子不会发现,以孩子的高度敏感,他会快速地发现你内心的变化。

  宽心,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总指教孩子;管住自己的手,不要总教孩子该怎么玩;静静地观察孩子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享受与孩子相处的乐趣。爱指教的父母,会使孩子失去自己学习的机会,还顺带着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爱指教的父母通常也爱啰唆,常常让孩子失去耐心,到头来父母又责怪孩子专注力不够。

  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在我家玩积木,他要把一个等腰三角形积木放到一样大小和形状的孔里。试了几次没成功,他妈妈就开始着急地教他如何把积木放进去。小男孩看妈妈做了一两次后,就显出很不耐烦的样子,把积木丢到一边,不玩了。

  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典型呢?也许有的妈妈要说,这个孩子太缺乏耐心了。可是,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当你在认真工作或者投入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有人总在旁边告诉你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你会不会觉得很聒噪呢?

  随心,就是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玩就是玩,不必非得带着什么目标去玩,只要孩子喜欢玩就行。如果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玩耍,孩子就会受到很多限制,从而也就失去了亲子游戏的乐趣,大大降低了陪伴的质量。

  做好这“三心”,父母陪伴孩子的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可是有些父母说,我不知道陪孩子玩什么啊,玩什么也是个大问题。我想,这是因为你对孩子的关注还不够。如果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你就会知道孩子会对什么感兴趣。现在信息这么发达,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手工教程,父母只要花点时间去寻找,总能找到适合孩子玩的。问题的关键是,父母有没有意识到,孩子是需要游戏、需要工作的?作为父母,有没有给孩子准备一个适合他的游戏或工作环境?

  我去过很多家庭,家里都布置得非常漂亮整洁,沙发上整整齐齐,茶几上光洁明亮,地板上干干净净,可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转头一想,我就明白了:孩子的东西都在哪儿呢?玩具呢?书呢?游戏区呢?

  家里到处都按照大人的意愿进行布置,结果就没有了属于孩子的地方。这样布置环境的父母,大概从来就没想过要让孩子认真地玩,更没有想过要陪孩子玩吧!

  不管家里地方有多小,不管两个孩子的东西有多杂乱,都应该给大宝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不一定很大,不一定玩具很多,但是在那里,他能自己动手拿到自己想玩的东西,能够开展自己的活动而不打扰家中的其他人,也不被其他人打扰。所谓给大宝高质量的爱和陪伴,就这么简单。

  让大宝懂得爱的分享

  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个儿童表现出一个错误行为,这通常是由于他为自己设置了错误的目标。因此,对错误目标的追求导致了错误的行为结果。”

  所以,如果大宝出现了叛逆的行为,我们就要辨别一下这种行为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发泄情绪、表达不满,还是为了从二宝那里抢回妈妈,让妈妈重新完全属于他?如果大宝觉得自己失去了妈妈的爱,并且决定要重新抢回来,他就会为此想方设法,开动脑筋。他会故意和二宝打架,在家里捣乱、搞破坏,尽管不停地被妈妈批评却乐此不疲,因为就算是被批评,也比没有好,妈妈总算注意他的存在了。

  一些性格没有那么刚强的孩子,也会通过别的办法吸引妈妈的注意力。比如生病,生病了就不用去上学,妈妈就得照顾他,虽然生病很辛苦,还要吃药打针,但是因为妈妈能整天陪着自己,孩子反而很愿意生病。

  还有些明明已经可以生活自理的孩子,一夜之间又退回到小婴儿,什么事都要妈妈帮忙,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齐齐曾问我:“妈妈,小羽还要在咱们家住多久?”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她还没有将弟弟当作自己的家人。

  有时候我会故意问她:“小羽的爸爸是谁?”她回答得很快:“是爸爸!”如果继续问她:“小羽的妈妈是谁?”她则会回答:“是外婆!”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不能陪她而和她发生了争吵,我抱怨说:“妈妈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她立刻愤怒地喊道:“不对!妈妈就是我一个人的!”想要改变这种“独占妈妈”的情况,让她学会跟弟弟分享妈妈的爱,就要先调整她的目标,告诉她,妈妈会同时爱她和小羽,而不是像她想的那样,妈妈只爱她,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变她的行为。

  之后,每当齐齐需要爱的表达时,我便会改变表达方式,以帮她树立新的目标。

  我会说:“妈妈永远爱你!”而不是“妈妈像以前一样爱你”,前一种是确保妈妈的爱永不消逝,后一种则可能让齐齐误会,以为妈妈还会像以前一样只爱她一个孩子。

  “妈妈爱你,爱小羽,爱爸爸!”爱的对象增多,就会暗示齐齐,妈妈的爱不是只属于她一个人的。

  “妈妈爱你,爸爸爱你,小羽也爱你!”很多人都爱她,这样就让齐齐感到她拥有多人的爱,而妈妈对她的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妈妈最爱你!”这样的表达也可能让她产生一种和弟弟争夺爱的感觉,所以要谨慎使用。

  除了从语言上帮大宝树立正确的目标之外,父母在行为上也要注意。如果两个孩子同时需要妈妈的安抚,要根据哪个孩子的需求更紧急来排定优先顺序。如果谁哭得响,谁闹得凶,就先安慰谁,那是很不公平的做法,完全是在鼓励孩子们无理哭闹,让孩子们陷入夺爱的战争。举例来说,如果姐弟俩同时大哭起来,弟弟是因为饥饿难耐而哭,姐姐则是因为摔坏了玩具而哭,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先去给弟弟喂奶,而不是去安抚姐姐。

  对于大宝“独占妈妈”的想法,也没有必要特意指出她的错误并让她纠正。因为她这种“独占妈妈”的想法有可能本来只是一种模糊的直觉,一经父母挑明,反而得到强化变得更加清晰了。特别是如果大宝已经处在叛逆的情绪中,就更不要刻意去强调这件事。一般来说,随着妈妈不断地正面强化正确的目标,大宝的“错误目标”就会逐渐消失。

  现在再去问齐齐:“小羽的妈妈是谁?”她就会准确地回答:“小羽的妈妈就是我的妈妈!”因为她已经发自内心地接受了小羽这个最亲密的家人了。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