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发泄情绪当成教育,孩子不是情绪垃圾桶,犯错应量错定罚
时间 : 2015年3月25日 15:03 栏目 : 最新资讯 作者 :
小时候,隔壁邻居家男孩先天有些智力不足,他妈妈又不太有文化,家里常常传来犯错的打骂声,有一次我和妈妈刚好去串门,遇上男孩不小心打破一只碗,他妈妈立刻发飙,屁股拍了重重的一巴掌,然后数落起来:你个鳖羔子(方言骂孩子的话),你要死啊,让你拿个碗都不会…幼小的我瞬间惊呆了。后来听到两个妈妈的私下对话,我妈妈说:孩子这么小,手脚不像大人那么灵活是正常的,再说打碎个碗,也不是故意的,不是多大的错,怎么能说这么重的话啊…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原来不同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如此大的不同,也深感有个理智,温暖,善于沟通的妈妈是多么幸福。为人父母以后,逐渐意识到,所谓教育,很多时候是无能家长的情绪发泄的借口而已。孩子犯小错,家长情绪失控,口不择言,指责贬低,咒骂,施以棍棒巴掌,甚至剥夺孩子最重视和心爱之物,看到孩子害怕了,求饶了,流泪了,很多这样的家长恐怕就会感觉到心情舒畅,恶气全消了吧,觉得对的起做父母的职责,对得起教育孩子的义务。
中国很多家长都害怕自己“溺爱”孩子,因为老祖宗告诉我们“溺子如杀子”,没错,溺爱孩子确实是在害孩子,但是,请不要打着“不溺爱孩子的旗号”把孩子变成发泄情绪的垃圾桶,更不要以看到孩子精神崩溃而自喜教育成功。
这样的教育与其说这是教育,不如说是大人自私的发泄和对孩子无情的精神摧残,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只能是委屈,恐惧,压抑,埋下阴郁,消极,自卑,心胸狭窄,叛逆的种子。绝无可能有一点点的正能量。
如我前几天发布的文章《生命打底的温度》中提到,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和温暖是孩子走向独立,内心强大的基础,这种打着教育旗号发泄家长情绪的精神伤害是在冷却孩子生命打底的温度。这样父母养育大的孩子,不会是一个积极,阳光,温暖,宽厚的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必定也是情绪极其不稳定的,对待他人也会睚眦必报,恶言相向。当这样的苗头出现的时候,请家长别怪孩子,孩子只是照出你自己的一面镜子。一个负能量满满的父母,不断的向孩子辐射负能量,只能透支孩子生命打底的温度,最终让孩子也失去自己的正能量。
好的教育是否可以惩罚
教育应该以鼓励等正向引导为主,但是不等于不能施以惩罚。惩罚需要在家长情绪平静,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需要提前制定明确的惩罚规则,需要让孩子清楚的理解自己犯了什么错,什么错是小错,什么是大错。
就像国家制定法律一样,不能政府生气了,想抓谁就抓谁,想给谁判死刑就判死刑,要根据法律量罪定刑,就算宣判有罪,法官也不能当庭辱骂,吼犯人,也得情绪稳定的宣读判决书。
孩子的教育更是需要在尊重的基础上,有方法,有策略。孩子犯错,如果确实需要惩罚,也需要量错定罚,不是看家长的心情乱来。当然,如果有些家长本身就是精神或者人格有问题,也不想对孩子负责,在当今中国社会儿童保护不健全的现在,法律拿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办法,不像美国,可以剥夺你的监护权。
关于错误/问题分级参考,每个家庭价值观都不同,可以根据情况和孩子一起讨论,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和惩罚措施,更要看家长的水平了。这里给出简单的举例:
严重错误:
偷窃,欺凌弱者,故意伤害别人的身体,逃学
较严重错误:
粗口,失信,撒谎,毁坏公共和他人财物,不尊敬师长
一般错误:
未按时完成作业,未遵守家庭公约,有话不好好说情绪失控,抢夺玩具,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队,公共场合喧闹),影响他人工作学习
小微错误:
不冲马桶,不收拾学习用品,破坏学习用品,讲话不看着对方的眼睛
至于打翻水,打破碗,连小微错误都算不上 ,顶多算个小微失误吧!如此小微失误,如果孩子也已经很自责害怕了,对孩子施以打骂,我可以说这样的家长是法西斯吗?
最后,为了让爸爸妈妈们坚定的摆脱“溺子如杀子”古训的恐惧症,再分享一个育子七不罚的古训: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