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不需要逼孩子念书 | 董进宇博士
董进宇博士 » 好文分享» 原来我们不需要逼孩子念书

原来我们不需要逼孩子念书

时间 : 2015年11月21日 10:10 栏目 : 好文分享 作者 :

这阵子在看著作《我送女儿进常春藤》,讲的是一位只要孩子快乐就好的标准”羊妈”,在孩子4岁半的时候来到新西兰,12年的”放羊式”教育后,将女儿送进了世界顶尖学府。她说:“我忙于工作,并没有时间去细心了解学校课程的事,那有老师管着呢。我只做我应该做的:细心观察女儿。”她说:“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千万不要每天忙着把孩子变成任人鱼肉的食物,而应关注孩子的内心成长,耐心‘孵化’,让孩子活出自己的生命。”虽然还只读了一小半,却已忍不住想先节选些内容来和读者分享。

① 终于上小学了

第一天上学的前一个晚上,女儿很兴奋。她把自己的书包背了一次又一次,把里面的文具盒开了关、关了开,然后嘱咐我千万不要忘了她的午餐和水瓶子。我怕她太兴奋了睡不着,就开始想怎样才能让她尽快静下来。想了想也没什么好主意,算了,就让女儿高兴一会儿吧。看着女儿在客厅里背着书包走来走去,一副高兴的模样,我也觉得开心,瞧我的成果,女儿5岁了,真是有苗不愁长啊。

第二天一早,女儿比平常醒得早,自己很快穿好衣服,洗漱干净,吃了早点,然后又去检查书包里的东西,看着我已经把午餐和水瓶子放在里面了,还没忘跟我说声谢谢。女儿上车的时候,还注意了一下不要把书包碰着了什么的。这让我明白,若是孩子喜欢,她就会留意这些小事。这也是我后来的观点:

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有兴趣,能感觉到乐趣,那么细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基本不需要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或面授机宜。也许在某些技巧方面可以进行一些指点,但悟性、理解力、记忆力都是和兴趣、乐趣有极大的关系的。

晚上,女儿把老师给的书拿出来,开始看书。我一看,也过去凑热闹。书基本上都是图,只有几个词和简单的句子,女儿花了几分钟就读完了。我问她:“书里说的什么呀?”女儿说:“几个动物,还有鸟啊什么的。”我说你要不要给妈妈读一下啊?女儿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妈妈喜欢听你的声音啊,女儿的声音好好听的。”女儿高兴了,答应给我读书了。

我听着她脆生生的声音,心里这个美啊!我对女儿说:“瞧啊,女儿都能给妈妈读书了,读得这么好,真能干!”女儿受到了鼓励,立刻说我再给你读一遍吧。我说好啊,你读多少遍妈妈都爱听。女儿又把书读了一遍,然后说:“妈妈,这本书太短了,明天我问老师要一本长的书拿回来读给你听,好不好?”我说当然好了,你可以拿一本长的,或者两本短的,都可以的。

从第二天起,女儿或者往家里拿一本略厚的书,或者两本薄的书。她自己也慢慢学会选书了,选自己喜欢的书,给我读起来就绘声绘色的。我知道有时候她碰上不认识的单词,她就猜,有时候就干脆跳过去,我若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话,肯定会要求孩子把每个单词都搞得清清楚楚,但我不是,我比女儿还马虎。我的目的很简单,第一,女儿要开心;第二,她读给我听,我就不用读给她听了。我是大学教授出身,我明白要教一个不想学的学生有多难,而要教一个有求知欲的学生有多容易,当求知欲足够大时,老师甚至不用教,学生自己就会学了。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是将学生扶上马,送一程。

女儿给我读书读得字正腔圆。她的英语进步很快,当然比起本地长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差距,但这绝不是问题。我知道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学习动力。

女儿的学习动力就是给我读书,然后得到我的鼓励。后来她也开始添油加醋了。我还跟着她学习发音呢,有一天她跟我说:“妈妈,你不要跟我学英语了。”我问为什么?她说:“我说的英语是kiddo English,是孩子说的英语,你应该学大人说的英语。”我一听乐了。女儿考虑得真周到,难为她这个小人儿了。我于是说:“没关系的,我喜欢跟你学英语,你的英语好听啊。”女儿好像有点无奈似的说“那好吧”。

学校很有意思,女儿在上学前就开始期待学校;上了学,就喜欢上了学校。学校比家里有意思。我是一个比较乏味的妈妈,忙于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而女儿很早就得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了。不管怎样,学校对她来说,是一个快乐的地方。也许她的快乐和不考试有关系,因为新西兰小学低年级还没有考试这一说,或者有考试,家长也不清楚,或者是我不清楚,因为对我来说,女儿永远比她的考试重要。

② 自己选兴趣班

女儿的学校是所很大的公立小学。因为人数多,所以课后活动也有很多种,选择可谓五花八门:有电脑课、摄影课、戏剧课、唱歌课、表演课,还有各种各样的乐器演奏课,包括电子琴、长笛、小提琴、钢琴;也有中文课、烹饪课、体操课等。女儿感兴趣的还真不少,但有些课程的时间有冲突,所以女儿只好二选一。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锻炼女儿做决定的好机会。因为平常总是我做决定比较多,而她这个年龄比较容易依赖。依赖不是问题,但依赖所引起的被动思考习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家长操心孩子的学习、学习成绩,但对孩子日常生活中有关自己的衣食住行的选择,却没能让孩子自行作主解决。被动思考的一个很直接的后果是,当孩子遇到需要主动思维学习时可能会遇到问题,比如写作。看到题目,脑子空空,没有什么思路,即使学会了作文文体,也是没什么东西可写,因为已经习惯了被动思维模式。

女儿把所有这些课程表摊开在地毯上。

  • 首先用笔圈起比较感兴趣的课程,把它们拿出来,把剩下的放一旁;
  • 然后把想要学的课程再做进一步筛选,前提是我不能给她任何的压力,连提示都没有;
  • 第三步,开始确定时间,把有时间冲突的跳出来,把时间不冲突的都确认了;
  • 接下来的事情,对一个6岁的孩子会有点难度,那就是她要在两个都喜欢的课程里面挑一个来学习。

记得女儿第一次做这样的选择时,还有点要哭鼻子了,这个时候我就会来安慰她说:“这个课程这个学期学不了,可以下个学期再学。”她问如果下学期没有怎么办,我会建议去问班级老师,或者直接给管理这个课程的老师打电话,问他们下学期的时间。通常这样的课程都是每学期都有的,这学期上不了,下个学期可以上,但重点是这个电话要怎么样让孩子自己打给老师。

刚开始的时候,女儿是不肯自己打电话的,她说都是大人打电话的,没有小孩子打电话的。我说好,我就先打吧。我分析过她为何不愿自己打这个电话。后来我知道了原因,原来她是怕说错了,被我“评论”。我之所以用了“评论”而不是“批评”,是因为我并不“批评女儿”,只是偶尔“评论”一下。因为最初的批评带来的后果很严重,那就是大大地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所以我提醒自己决不再批评孩子,但有时还会做一些我认为“比较中性的评论”,看来这一招也不能用了。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从此,我不再做“话里有话”的评论。说话之前,我会先用自己的心衡量一下:倘若别人这样说我,我会如何?若自己觉得没问题,才会跟女儿说。

女儿显然对自己的选择很满意,她每周有三个下午下课后,会留在学校做这些“活动”。这些课程都以引导兴趣为主,让孩子多参与、获得身心的体验,尤其是不能给到负面体验,更不能下结论。因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孩子一旦有了负面体验,就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要清楚这种负面体验所花费的力气,是无法估计的。

③ 从”小书袋”开始的阅读人生

女儿在学校的生活总的来说是快乐的,但偶尔也会有点杂音,我都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不给她留下什么负面印象。

这个时候女儿开始有”书袋”了,就是一个专门的袋子来装学校的书,上面还写着她的名字。书是定期换的,每个教室里有一个“图书角”,学生们看完之后,就把书放回这个角落,再换新的书。

女儿带回来的书,多是凭自己的兴趣挑选的。一会儿是童话类的,一会儿是关于植物的,一会儿是关于鸟的,一会儿是关于鱼的。老师和我谁都没有干预过她的选择,而她也是让自己的心做主。我并不知道任何“推荐读物”清单,老师也没有,但是后来我在整理女儿的书籍时,发现了一张本地书店的“推荐书目清单”,而女儿在这清单的很多地方都打了勾。

看来,大人和学校不推荐,她反而会自己去找。

那可能有家长说了,假如家长或者学校老师推荐了,又会如何呢?可能会有2种不同的结果:

  • 家长推荐:亲子关系好的话,孩子就能接受,反之比较难;
  • 学校老师推荐:孩子一般都能接受,但是比较被动。

这两种方式的缺点,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被动。被动是一种思维习惯,我前面也讲过,被动转变为主动,需要很多来自于家长和孩子很长很长时间的努力,还不一定能见效。

从这点来讲,新西兰的教育体系是有优势的,但我相信不是所有家长能够明白这个内涵,因为我听到太多亚裔移民谈论新西兰学校的不作为,不教什么东西。我觉得学校一直在教,但是教的东西很多是无形的,而太多人都太过于看重有形的东西了。

小小的书袋,是女儿小学时的一大乐趣。因为班上的书是有限的,我们还经常去社区图书馆,经常在里面一待就是半天,女儿要先看上一会儿书,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捧着一堆自己借的书回家。

那时,女儿已经办了一个借书证,而且也学会了自己在网上查找要借的书,并且把书预定好,然后和我到指定的图书馆去取。新西兰的规定挺有意思,孩子预定的书是不收费的,而成人预定的书,略收一点费用。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让孩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了。不管孩子做什么、学什么,都不要让孩子因此而受到挫折或打击。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孩子成长的时候,理想尚未成熟,还在发展中,这时候受到挫折或打击,孩子的本能就会驱使孩子远离这件事或东西。有的孩子学数学,但因为学的方法不对或老师教得不得法,从而对数学产生“好难学”的感觉,这个感觉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一只攥着孩子的脖子,每当想起数学,都会摇头说“好难”,这种感觉才是孩子学习中最大的障碍。

④ “井绳”效应

女儿小的时候,经常会被问到“长大想做什么”,答案总有不同。她想过做幼儿园老师、图书管理员、动物园员工、兽医、小学老师、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律师等。想做什么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她一直主动在想。”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想法“变来变去”,就认为孩子有问题了。我说若孩子不改变那就不叫孩子了。从孩子的使命来说,他是要“格天下万物”的,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育和成长,那么随着身体的变化,孩子看世界的视角也在变化,孩子的内心需求和外在需求都在变化,他变才是对的。如果家长能这么想,对孩子的理解就会容易很多。

“格物”的这个“格”字,说的是一个学习方法,我认为它说的是事务本身的规律,而我们对这个规律的掌握,一直在探索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学习、教育的着眼点都应该立足于“已知”,去探索“未知”。但现在的学习和教育,在理念上已经输了一筹,考来考去的,无非是折腾孩子对“已知”的掌握程度,而对“未知”却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我认为学习、教育的重大理念应该是:不要用“已知”挡住了通往“未知”的路。

另外一点就是,很多家长担心如果不去及时、马上、立刻指出、批评孩子的缺点,孩子就不大会“改”。而我却发现,最好的“改正”是“忘记”还有这回事,而不是每每都在处于这个错误的边缘提醒孩子,然后孩子再去“改正”。这样的话,就会把很多孩子尚在学习的事情,变成孩子担惊受怕的“井绳”,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以至于孩子不得不总是提高自己的“勇气”,与这些“井绳”作战 。一个可以应付,而多个“井绳”出现时,孩子就会厌烦,甚至逃避了。

记得我自己上高中那会儿,每天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主要任务不是吃饭,而是按父母要求将晾晒的白菜“翻身”,这样可以把它们晾晒得更均匀一点,做出来的酸菜更好吃点。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我却无论如何也没法“喜欢”上这个“工作”,当然父母都会认为这是孩子应该做的,所以也不会有特别的鼓励,反而当孩子有点情绪的时候,可能还会对之进行责骂。就这样,这件事情成了我每年夏末就开始焦虑的“井绳”,而且基本上年年如此。所以,我在学习时也发誓一定要考上南方的大学,这样就再也不用翻白菜了。后来我真的如愿考到了上海,彻底告别了这根“井绳”。

按理说,学学“晾晒白菜”积酸菜,也是“格物”的一种,但是格物格出“井绳”来,则并非谁之所愿。

当我们不喜欢做,但是因为外在的压力,又非做不可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就是“积极寻找能够抛弃这根‘井绳’的机会”。

Young family studying the Word of God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