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识别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 | 董进宇博士
董进宇博士 » 首页» 家长误区» 理解孩子——识别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

理解孩子——识别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

时间 : 2015年8月3日 17:05 栏目 : 家长误区 作者 :

  图片5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因为无法理解孩子的某些行为(认为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成人世界的规则和价值观),又找不出相应的对策,很容易以愤怒和沮丧的反应来回应(这很正常),而不是停下来想一想:这孩子到底想要告诉我什么呢?如果我们能够解读和识别出孩子行为的原因,我们就不会那么无助和彷徨了。

  尽管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但从普遍性的角度讲,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认为孩子所谓“不良”行为的发生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内在成长需求的驱动;二是孩子的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归属感和价值感)。

  孩子内在成长需求的驱动。我们人类的祖先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更好地生存,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天然的特质被编在遗传密码中成了基因,成了人类这种动物生存的主要潜能。这些天然的特质包括好奇心、探索欲望、质疑和解疑、对群体的兴趣、适应能力等。它们以最天然、最本真的方式存在于6岁以前的儿童身上。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许多父母和老师对人类行为以及儿童发展了解得不够,就把与孩子年龄相称的行为当成了不良行为。

  看到孩子吃手、啃玩具,家长担心卫生问题就一次次地阻止孩子,不知道这正是孩子口腔敏感期的典型表现,是顺应婴儿发展的正常行为,不知道孩子正需要父母为他们提供足够多的清洁的可供啃咬的物品来让他们尽情地探索和感受。

  蹒跚学步的孩子因“淘气”而受到惩罚,而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领会大人的要求的程度。他们的语言或社会技能还不能让他们表达出自己想要什么——尤其是当他们的要求对他们身边的大人来说似乎是不合情理、制造麻烦或不合适的时候。看到那些蹒跚学步的小宝宝受到“关禁闭”的惩罚,而他们还不具备理解因果关系的能力,真是让人心碎。

  孩子爱把高处的东西一个个地扔到地上、喜欢翻箱倒柜、钻到柜子里桌子下,这些都是孩子探索空间关系的行为,并非有的家长认为的捣蛋行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并非存心与父母做对,他们只是顺应自己发展的需求而已。如果孩子因此遭受惩罚,或者从此身体受到人为的控制,那么孩子的心智发展将被阻滞,严重的会导致多动症、自闭症。

  一个完整的蛋糕被切开,孩子大哭大闹,大人认为孩子不可理喻,不懂得分享而呵斥孩子,实在是冤枉孩子,根本不关道德的事。孩子一开始只是被这个蛋糕精美的外形所吸引,当视觉感官获得满足之后,孩子接下来可能会闻一闻、尝一尝蛋糕的味道,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尊重和满足孩子对感官(视觉、嗅觉、味觉等)的需求,就不会和孩子发生冲突了。

  孩子要坚持睡前的一套程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先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是孩子秩序感的体现,孩子需要保持原有的秩序来掌控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全感。知道这一点,成人就不会对孩子苛刻的要求失去耐心了。

  6岁以前的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会经历各种关键期,我们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孩子成长的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就能更好地帮助而不是阻碍孩子的成长。即便我们不清楚孩子到底处在哪个关键期也不要紧,只要是对孩子发展有意义的,不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不应干涉孩子,都应当给孩子自由。

  孩子的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为什么识别出孩子的错误目的很重要呢?因为了解孩子的错误目的和错误观念有助于我们采取最有效的行动,来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的真正目的: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然而,由于孩子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真正的需求,更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合理表达需求,就只能通过一些外在的表现形式(发脾气、搞破坏等)来表达诉求了。如果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很容易被孩子的表面行为所迷惑,从而陷入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中,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一旦大人真正懂得了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他们就会乐意去想办法鼓励孩子。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卡卡因为爸爸忙于工作而顾不上理他,正感到伤心。爸爸必须赶在限期之前完成任务,可卡卡偏偏把一杯牛奶全洒在了他正在做的文件上,这让爸爸怒火冲天。他以充满着责难、羞辱和痛苦的言语来斥责卡卡。这让卡卡下意识地觉得自己无从归属、没有价值。因此,他对爸爸说“我恨你!”爸爸也以报复来回应,于是双方陷入了“报复循环”。

  在这个例子当中,孩子一开始渴望获得爸爸的关注,但爸爸没理他,他就产生了报复行为——将牛奶洒在爸爸的文件上,其错误行为背后的信念是“ 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我反正没人疼爱。”爸爸的第一反应是: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恶,因此采取的回应行为可能是反击;以牙还牙;心想“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孩子的反应则会进一步升级:反击;伤害别人;毁坏东西;换另一种武器。爸爸具有建设性的(有益于孩子成长的)的回应行为可以是:1.处理受伤的感觉:“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定觉得受到了伤害。能和我谈谈吗?”2.倾听。3.避免惩罚和还击。4.和孩子讨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当我们感到受了伤害时,就会自然反击。这似乎是人类的天性,也正是报复循环如此普遍的原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人要求孩子控制他们的行为,而大人却难以控制得住自己的行为。然而,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对于打破报复循环来说是重要的。在我们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时,要注意不能反击,而应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你现在一定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能理解。要是换成我,我可能也会有那种感觉。”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是消除报复循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还需要紧跟着解决问题:“当我们都觉得好受些以后,让我们来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吧!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办法既能让我好受些也能让你好受些?”

  当然,就解决问题而言,我会采用更为积极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循循善诱,启发引导。例如孩子刚开始打扰你时,你可以说下面的话:“爸爸现在有重要的工作需要尽快完成,我心里非常着急。你觉得爸爸可以同时工作和陪你玩吗?”“爸爸的工作被你打断之后你认为我有什么感觉?是生气还是开心?”“你觉得现在是我陪你玩的合适的时间吗?”“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间呢?是在爸爸完成任务之前还是之后?”“在爸爸工作的时候,你能想到不同的事去做吗?我相信你能想到。” 提前预防总好过事后补救,效率是不是大大提高了呢?

  丹丹在书桌前无法专心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一会儿吃水果,一会儿看漫画书,一会儿涂涂画画。妈妈过来催促:“赶快写作业呀!别磨蹭了!”丹丹立刻端坐拿起笔写作业。可是过了一会儿,妈妈再看丹丹,她又开始干别的了。妈妈加大嗓门再次催促,她马上表现得很乖,妈妈一走她就故态复萌了。妈妈终于忍无可忍,连骂带喊地把丹丹痛打了一顿。

  丹丹不写作业是为了获得妈妈的过度关注(操纵别人为自己奔忙或得到特殊服务),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惟有得到特别关注或特别服务时,我才有归属感。惟有让你们为我团团转时,我才是重要的。”家长最初的感觉是:心烦;恼怒;着急,而想采取的行动是:提醒;哄劝;替孩子做她或他本已会做的事。孩子的反应却是:暂停片刻,但很快又回到老样子,或换成另一种打扰人的行为。家长积极的回应行为应当是,安排特定的时间安抚孩子:“你不想写作业是不是希望妈妈多陪陪你?你希望妈妈怎么陪你呢?你觉得什么时候就可以专心地写作业了?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获得妈妈的关注呢?”另外花时间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确信你对她无条件的爱。

  同样是做作业,塔塔遇到难题总是显出无能为力的样子:“我真的不会做!”其实他可能不是真的不会,而是他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放弃是他唯一的选择。他希望你快点放弃努力,别再打扰他。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我不相信我能有所归属,我要让别人知道不能对我寄予任何希望。我无助且无能;既然我怎么都做不好,努力也没用。”家长这时候往往表现为绝望和无助,于是就想放弃或替孩子做,过度帮助孩子。家长积极的做法将有助于改善孩子的消极懈怠行为,帮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1.停止批评。2.不要怜悯。3.表达对孩子的信任。4.鼓励孩子任何一点点的积极努力,创设成功的机会,促使他小踏步前进。5.关注孩子的优点,不要放弃。6.给孩子示范该怎么做。对于以自暴自弃为错误目的的孩子,父母需要花时间向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做示范。你要是做得太多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7.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基础。鼓励,鼓励再鼓励。

  父母都是成年人。既然我们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应该学会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能够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并且将我们的行为转变成鼓励孩子的行为改进,并且又不损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我们就能够自己先“暂停”以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直到我们能够深思熟虑而不是不假思考地对孩子作出反应。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承担至少与孩子同等的责任,并且要学会使用鼓励性的、有长期效果的方法。

  决定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试图让孩子做什么。闭紧自己的嘴——避免提醒和说教。例如:“等你把玩具都收拾好以后,我们就开饭。”“我会洗放在洗衣篮里的衣服,但不会洗扔在地上的衣服。”“我们离开这里坐在那边的椅子上,直到你不再发脾气。”重要的是,我们说话的态度必须是温和而坚定的。

相关推荐Related to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