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习惯时,孩子有抵触情绪怎么办?
时间 : 2015年10月16日 17:05 栏目 : 家长误区 作者 :
在孩子吃饭这个问题上我曾经犯过很多的错,和很多妈妈一样,我也曾担心如果由着孩子的性子,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话,那么孩子就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了。下面的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我当年的僵化和不通情理。
豆豆两岁多时,我带他到我的高中同学家里做客,吃饭时,豆豆很是兴奋,不断想加入大人们的谈话中,可是大人们往往敷衍了他几句之后又继续聊天,这让豆豆很是郁闷。于是豆豆干脆不吃饭,大声唱歌:“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叔叔阿姨们赶紧说:“哇,豆豆唱得真好,赶紧吃饭吧,吃完接着唱。”
这种表扬自然是言不由衷的,其目的是后面一句“赶紧吃饭”,豆豆如何不明白?所以豆豆根本不理,用更大的声音唱歌,这样一来,我们谁也没办法聊天了,因为谈话声全被豆豆的歌声盖过去了。
我自以为是地跟大家说:“没事,我们都吃饭吧,他唱唱没劲也就不唱了。”
于是大人们继续吃饭,豆豆无奈地唱了几句,果然不唱了,但他又开始换花样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玩弄饭菜,故意捣乱,抢我筷子,让我吃不好饭,还以一副狡黠的表情看着我,那意思是看我怎么办。
我说:“豆豆,等我吃完饭,我会等你五分钟,如果到时候你的饭还没有吃完,我就要收碗了。”
豆豆丝毫不为所动,变着花样地玩。五分钟过去了,看我真的要收碗,豆豆急了,大喊:“我还要吃呢。”
“还要吃?那好吧,我就再等等你。”
豆豆一看我停下来等他,就兴奋了,站在凳子上跳起舞来。
我说:“时间到了,我收碗了。”
于是我在豆豆的大哭声中直接将饭菜倒进了垃圾桶。那天,豆豆哭了20分钟才停止;那天,我以为自己做得很好,既温柔又坚决;那天,我的同学说看到了我有史以来最冷漠的一面。
当我的同学告诉我她的看法时,我大吃一惊:“我冷漠?我不是很尊重孩子吗?我做每一步都事先跟豆豆说了啊?最后倒掉饭菜那不是应该的吗?不然他以后吃饭总是这样我该怎么办?”
同学还没有孩子,她也没办法提出好的建议,只是说:“如果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你就会知道你今天的做法有多冷漠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受不了,对一个孩子,有必要那么冷酷吗?”
那一次是第一次有人对我的这种做法提出异议,要知道我之前对此都是深信不疑的,因为好多书上都是这么写的!
那时我已经学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知道如何进行角色扮演,于是,我请我同学两口子和我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演豆豆的就是我自己。我细细体味着豆豆当时的心境:希望得到大家尤其是妈妈的关注,可他们每一个人都毫不在意,兴高采烈地交谈着,仿佛我就是一个多余的人,似乎让我坐在这里仅仅是因为我要吃饭一样!太愤怒了!我偏不吃饭,看你们把我怎么样!好不容易妈妈注意到我了,她居然严令我在五分钟内吃完,她怎么不想想我有多生气?最后她居然把我的饭给倒掉了,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还是她的孩子吗?她实在是太冷漠、太冷酷了!我太生气、太委屈了!
角色扮演的结果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在孩子不吃饭的背后有这么多的心理活动,而我完全没有关注到这些,我所想的仅仅是:“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可是我的这种做法除了让孩子感到冷漠和失望以外,真能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吗?
第二天,再在同学家吃饭时,豆豆故技重施,大家说话时他也大声说,这时我会安静地倾听豆豆在说什么,并不时回应他,当豆豆又试探性地唱歌时,我说:“大家都安静一下,豆豆要唱歌了!”
豆豆很高兴,唱了好几首才罢休,我们边吃边听,等他唱完歌,见我们都已经吃完饭,豆豆说:“我要吃饭了,等我啊,不能把我的饭倒掉!”
我真诚地说:“昨天把你的饭倒掉是妈妈做错了,对不起,你想吃到什么时候就吃到什么时候,我们先去洗碗了。等你吃完,把碗送到洗碗池里来吧。”
豆豆很快把饭吃完,哼着小曲把碗送过来,看着心情非常好,当然心情好的还有我自己,同学们也都笑意盈盈。原来放下妄念,轻松的不光是我自己。这次事件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自那以后,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我不再纠结于形式,而是更多地去想孩子当时心里需要是什么,我怎么做才是一个母亲出于本能的做法,才是真正爱孩子的做法。
从同学家回来以后,我们家开始全面放开吃饭这件事,当我不再执着于培养孩子所谓的好习惯时,我发现孩子其实非常会自我管理,原来真正好的生活习惯,只要父母做到,孩子就能看到,更能学到。
比如以前,我会要求必须在餐桌上吃饭,没吃完就不可以下餐桌,每次豆豆吃到一半跑下餐桌,我会立马把他抱回来吃,他如果还是要下去,等我们都吃完,他就没有饭吃了。可以说,这时候每次他跑去玩时都是很不专心的,不断关注着我们有没有倒掉他的饭菜,如果我们倒掉他的饭菜,他就会不依不饶地哭个不停,可是下次他还是会吃到一半跑下去玩。时间长了,我发现表面上我们是在争夺一碗饭菜,实际上我们在进行一场权力之争,看到底谁说了算!
我决定放下心中的妄念,随孩子自己的意愿,谁说一个吃饭吃到一半跑去玩的孩子就一定会养成所谓的坏习惯呢?难道我还担心他一辈子吃饭都是吃到一半就跑去玩吗?当我真正放松下来,豆豆反倒很少跑下餐桌玩了,偶尔他也会吃到一半想起有什么好玩的游戏还没玩够,于是跑下去玩,但那是因为他实在太想玩了,而不是因为想要挑战我,更不是要和我进行权力之争。同样,他每次吃到一半跑下去玩,我都不会干涉,我会继续把饭留在餐桌上,他什么时候回来吃都可以。事实上,我越放松,他就越容易安静地把一顿饭吃完才离开餐桌。
我有一个朋友,有段时间有类似的困扰:她的大女儿总是吃饭吃到一半就跑去玩。朋友想了很多办法:把孩子抱回来、说教、威胁……都没有用。有一天,她忽然找到了孩子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原来她家有两个女儿,吃饭时大女儿坐的位置是靠近爸爸的,而妈妈的心思则更多地放在年龄较小的小女儿身上,恰巧她们家儿童游戏区的位置是正对妈妈的视线的,也就是说这个孩子想要妈妈关注自己、正眼看着自己,那她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坐妹妹的位置,一个就是跑到游戏区!找到真正的原因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朋友调整了家人在餐桌的座位,大女儿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
记得豆豆刚出生时,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我们要保证)孩子饿了就有食物吃,但当他们不饿的时候,也没有人强迫他们吃。”那时我将这句话奉为圣经,在母乳喂养、添加辅食的过程中时刻牢记,可是当孩子逐渐长大,我却因为心中的种种恐惧、焦虑,慢慢地忘记了这句话,开始陷入我和孩子的权力之争!
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这个习惯怎么培养,我们却很少去想,我们自以为所谓培养好的习惯,就是要求他们把现在的一切做好,这样,他们就能有好的习惯了,却没有考虑过孩子的个性和心理发展水平,我们的要求他们到底做得到吗?难道每一件小事都做好的孩子就真的是一个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吗?当习惯变成僵化的规则时,当关心变成冷漠时,我们可知,孩子吸收到的不仅是我们的要求,更可能是我们的态度!
尤其是当孩子有情绪、明显不高兴时,如果我们这时候依然想着僵化的规则和培养所谓的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更不合情理,谁没有不高兴吃不下去饭的时候呢?这时候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远比要孩子吃饭来得重要。
有一个妈妈属于平时严格要求孩子的类型,她看到我的一篇文章,学到了如何通过倾听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恰巧这一天她12岁的女儿不吃饭,要是在以前,她会很强硬地要求孩子吃饭,但这次她决心改变一下自己一贯强硬的做法;于是,当孩子说:“又是这几个菜,看着都腻了,我不吃了!”
她说道:“你不想吃这些菜。”
孩子吃惊地瞪着她,半天说不上话,还以为妈妈吃错药了呢。这个孩子当时没再说别的话,自己就去盛饭吃了,当时她特别惊讶。事后给我发微信说:“原来我女儿只是想要我听她抱怨而已,而我以前居然因为这个跟她讲半天忆苦思甜的思想教育,最后还不欢而散。”
是啊,孩子不过是想抱怨一句而已,哪有我们心中想的那样多的条条框框?又是生活习惯,又是娇生惯养,犯得着拔到那样的高度吗?
还有一个妈妈也碰到类似的情况,她儿子打完球回来,气呼呼地说:“晚饭我不吃了,不要管我。”
她及时控制住自己一堆的抱怨和说教,开始和儿子共情:“你心情不好,连饭都不想吃了。”
她儿子说:“是啊,那个×××太可气了,自己打球打不好还推人,气死我了……”
你看,这还是一碗饭的事吗?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来,不过是想发泄一下说句气话而已,做母亲的如果想到的只是自己的辛苦,开始唠叨孩子:“我做饭容易吗?你说不吃就不吃?我活该累死累活吗?你就和你爸一样,你爸……”
面对这样的妈妈,孩子想不关闭心门都难,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长在孩子稍微大一些以后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的原因,你都不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你怎么教育他?怎么帮助他?
有人曾跟我说:“你这种做法会把孩子惯坏的,他一顿饭不好好吃,他就知道了以后每顿饭都可以不好好吃,那不就乱套了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后这个孩子无法无天,就完蛋了!”
仔细想想,这个推论其实是过于简单粗暴的,一顿饭没吃,就代表以后每顿饭都不好好吃了?吃饭是什么?是痛苦的折磨吗?是刑罚吗?孩子一定要有人提着那虚拟的皮鞭跟着才不会逃避吃饭这场苦难?不好好吃饭就代表无法无天?就会完蛋?
如果孩子不是因为情绪问题,单纯就是喜欢吃吃玩玩,吃到一半就跑下餐桌,而父母又很介意,真的不能接受这种情况,那该怎么办呢?父母可以具体而清晰的描述孩子的行为以及这个行为对父母本身的影响,比如:“宝贝,当你吃饭吃到一半就跑去玩时,妈妈会担心饭凉了,那时我还需要再热一次,这让我感觉很麻烦!”这样的话语没有评价和指责在里面,孩子是很容易接受的。
如果孩子还是置之不理,坚持自己的做法,父母也可以不用语言,直接将他抱回餐桌上继续吃饭,当然孩子有可能会哭闹,那么父母只需要陪伴倾听即可,同时父母本身要非常坚定,知道我是在帮助孩子,而不是在控制他,不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不可以做,即使他再怎么哭都不行。这样孩子既能看到父母的包容也能看到父母的接纳,他会知道他跑下餐桌的行为是妈妈不能接受的,但他的情绪乃至他的整个人都是被妈妈无条件接纳的。
孩子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培养,但更需要示范,只有父母自己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满心欢喜地过好每一天,孩子才有可能真正拥有好的生活习惯。接纳孩子的情绪,满足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与培养好的习惯并不矛盾,甚至,只有先接纳了孩子的情绪,才有可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因此,当我们因为孩子一顿饭不吃就慌慌张张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在紧张什么?我们在焦虑什么?我们内心又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说到底,教养孩子就是我们重新面对自己的过程,就是我们重新成长、自我修炼的过程,只有当我们心中没有恐惧,能够坦然面对生活时,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养育才能成为富有诗意的旅程。